|
外国语学院俄英双语专业
2016级学生韩晴
志愿者并不是一份每时每刻都浸润在感动之中的工作,辛酸、无奈、伤痛、苦涩、遗憾都难以淡化,但在我的大学时光里,我捧出一颗如骄阳般热烈的奉献之心,选择付出能够温暖人间的真爱,选择让自己的存在为世界多一线光芒,多一份包容,多一丝棱角,多一种可能,多一个前进的方向。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韩晴,中共预备党员,来自外国语学院2016级俄英双语专业,现任班级班长,校团委学生第一副书记。很荣幸成为长春大学第二届“励志·成才”报告团的一名成员,今天,我分享的故事题目是开奉献之花、拥青春之美。
我自幼成长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父母的谆谆教导使我形成了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信条,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引着我不断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撼动了全体中国人,通过电视,网络报道,我看到了灾区的惨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志愿者们奔赴灾区,争分夺秒,众志成城的开展救援。我被志愿者们的不离不弃和社会大义大爱所感动,为自己不能亲自前往灾区而感到遗憾,但却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的埋下了一颗叫做“青年志愿者”的种子。
2016年,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长春大学的学生。在这里,我见到了一群来自特殊教育学院,用自己的生命和信念创造奇迹的人。在校园的朝夕相处中,我时常能看见盲人学生们手牵手一步步缓慢前行,虽然他们在身体上有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但却阻挡不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生命的渴望与向往,而29年前起源于长春大学的“团风”精神正是起源于特殊教育学院,它似一股春风从校园吹向神州大地,以“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这十六个字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长大学子。
在“团风”精神和特殊教育学院学生的影响下,我发自内心真切的希望能够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我积极参与了外国语学院为期13年的爱心暖人心,“一团一”帮困助学志愿服务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为贫困山区的小学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力所能及的提供学习上的帮助。
2017年以来,我先后两次前往辽源市东丰县横道河镇三合村小学,该小学是一所村小,在校生近160人,80%以上都是留守儿童。刚迈进学校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几间低矮的平房就是教室,房屋内是厚厚的土墙,黑乎乎的没有玻璃的窗户和破旧的木质桌椅。孩子们手中拿着卷了边的书,在泛黄的灯光下那样虔诚、投入的大声朗读,蓬乱的头发,不太干净的衣服和脚上的泥鞋都在诉说着孩子们的艰辛与不易,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如火般的学习热情,所见所感,使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般,不知所味。
与孩子们的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到了我们之间彼此的距离,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四岁,最大的也只有十一二岁。刚开始,他们一脸的防备,用警惕的眼神偷偷打量着我,于是,我便带他们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英语小课堂,通过舞蹈动作来带领他们学习英文歌曲。慢慢的,孩子们的脸上逐渐绽放出开心的笑容,和我俏皮的扮起鬼脸,玩的不亦乐乎。同时,我将准备好的明信片发给他们,进行“说说我心里的话”的活动,孩子们纷纷写下稚嫩,淳朴的语言,其中有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有对梦想的坚持,更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叫做苗馨的小朋友,她这样写道:“谢谢你教我学会第一首英文歌,我将永远记住这堂课,长大和你们一样,做个有爱心的人,你是我的榜样”。临别之际,一个小女孩悄悄拉起我的衣角,对我说:“姐姐,我好喜欢你,下次你还会来吗?”,那一刻我心中真的是满满的感动,不禁鼻酸,眼中逐渐泛起泪花。
回到学校后,孩子们也与我逐渐建立了亲密联系,时常向我讲述他们每一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有的孩子甚至将稚嫩的话语书写在信件里,跑到村委会把信邮寄给我。在信中,有时虽然只有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却能深深的触动我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怀揣着三合村小学同学们的梦想和对公益的热枕,我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与新文化报志愿者协会取得联系,先后4次参与并组织近1000名志愿者们在长春重庆路、红旗街等11个不同地点,通过义卖报纸的方式来筹集善款,总计收入32116.3元。无论严寒酷暑,我都始终如一的坚持义卖,一张简单的报纸,亦是一份执着的信念。过程中也不乏充斥着泪水与艰辛,尽管也遭受他人的冷眼相看,有过不被他人理解的懊恼,但每当想起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每一个冷漠的回应都转化成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一次义卖中,我们偶遇了一位拾荒的老奶奶,她在了解了我们的活动目的后,从破旧的口袋中拿出一张皱巴巴的一元钱,用颤抖的双手递进义卖助学箱中,此情此景,使我们不禁纷纷落下感动的泪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用义卖所得善款为三合村小学捐建了“一团一”图书室;配备了7套新讲桌和班级储物柜;更换了116套新桌椅;捐赠了英语微课作品和近千本图书;进行了英语课程义务教学、暑假作业指导等活动;开展法治小讲堂,普及法律知识;深入村民家中,发放“禁毒防艾”宣传页;总计教授小学英语课程达20学时,一对一指导累计达100学时以上。
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感动的泪水,这一幕幕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内心当中。通过开展这些互动,使我更加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助学献爱心,以知识伴成长,使他们改善了学习生活,感受到了语言的无穷魅力,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对梦想的无限渴望。
在我的心中,公益早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坠落在人间的星辰,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说,一块糖果,一个玩具,一个故事,任意一种都能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满足,能带给孩子们快乐和美好的感受,这就是爱的传播,这就是志愿服务的力量。
与此同时,该活动也得到了《吉林日报》、长春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今年6月,我有幸作为主讲人,代表长春大学参加吉林省赛区第四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向全省志愿服务团队讲述我们风雪无阻爱心义卖的经历和“一团一”帮困助学活动的精神与内涵。现场逐渐安静下来,大家纷纷被我们的行为所感动,项目顺利入围全国总决赛,将在今年11月底前往四川省德阳市与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比拼,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取长补短,弘扬并传承团风精神,打造优秀志愿服务品牌,以青年志愿者这同一个名称共同谱写志愿服务美好的明天!
此外,我积极参加吉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任志勇老师组织的吉林省青年志愿微课堂,他教导我们:“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即使不闪光也要送温暖”。从微课堂中,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分享志愿服务经历,在学习的同时收获友情,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在爱心驿站积极捐赠自己的闲置物品给有需要的人,奉献爱心,传递温情,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绽放风采。
长春大学培养了我“知行合一,诚信至善”的作风;志愿服务的经历,使我磨炼了我不懈奋斗的意志,愈战愈强的精神和踏实肯干的作风,带着多一份对梦想的坚持,一股不服输的勇气,我不断学习,开拓进取,于去年成为我校第九期青马工程培训班的一员;作为代表参加了长春大学第四次团代会;通过党校考核,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参加吉林省旅游发展委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联精神“红色旅游行”,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上,我多次在中俄国际论坛中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接连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连续两年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作为班长,带领班级荣获“优良学风班”的称号;先后作为院学习部部长,院团委学生第一副书记,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接连被评为“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学习与志愿服务之余,我用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身心,用多姿多彩的生活陶冶情操,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标榜来激励自己,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多次参加俄语晚会、大学生艺术展演、第九届外语节等活动,连续两年被评为“文体活动先进个人”。
志愿服务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更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即使不能成为国家的脊梁,至少也要做一块骨头,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首志愿服务这一路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充实、忙碌却又那么值得。它使我丰富了人生阅历,在实践中拓宽了视野,在奉献中收获了成熟。它带给我的感动与收获一直都是在点滴中汇聚而成,所有这些经历都使我学会了冷静、执着,使我变得愈加独立、坚韧。
我相信,每一滴汗水都是应对昨日舒心的微笑,每一次努力都是走向未来丰沛的信心,成长不在于活动现场的忙碌与无措,而是一身疲惫返程之后的每一次回忆与感悟。尽管一路平淡无奇,但这志愿服务时光,却是我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时光,它使我稚嫩的心真正的得到了锤炼。我可以不顾及别人的目光,不计较他人的嘲讽,带着坚定与从容,走在志愿服务的路上,路途可能会有坎坷,但苦难也是一笔财富。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的快乐也好,苦涩也罢,终究会酿成一杯醇厚的老茶,积淀着数载青春的韵味。无论何时,我都可以坚定的说:我没有因为虚度光阴而悔恨,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长的滋味,它教会我在人生的坐标上寻找适合的位置,不断调整和完善自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让青春的热血在身体中流淌,带着满腔的激情迎接未来不一样的挑战。
团风人一生团风行,“团风”将永久的传承下去。人生的道路布满着荆棘,奋进的征程一刻不容停止。漫漫求学路,我将秉持初心,牢记使命,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责任感,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弘扬“团风”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社会实践出发,把关爱带给社会,把友善撒播城市;以己之力,汇小渠之水进江河,江河之水进湖海,不懈拼搏之劲,不失进取之心,以乐观与坚持面对苦难和挫折,克尽己能,砥砺前行,做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将以一颗真诚的心投身于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用知识和行动尽己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自己安放在最美好的风景里,用自己的小爱守护他人内心的光芒。
同时,呼吁更多人加入到青年志愿者的队伍中来,用热情坚定理想信念,用奉献铸就精神支柱,凝心聚力,传递爱心,踏上一段新的奋斗之旅,在未来实现青春梦的道路上,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搏击出更大的青春力量。
谢谢大家!
供稿:外国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编辑:于水霏 |
|